2月20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信谊”)合作开发的新型抑酸剂X842项目的上市许可申请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拟用适应症为反流性食管炎(GERD)。
资料显示,由于生活方式和用药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国内GERD等消化道酸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据中信建投预测,到2025年我国GERD患者将达到9152万人,这将使得抑酸药物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2020年中国GERD专家共识明确PPI或P-CAB是治疗GRED的首选药物。其中,传统质子泵抑制剂(PPI)作为酸相关疾病一线治疗药物已有多年历史,我国已上市的PPI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艾司奥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但PPI药物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仍不理想,存在标准剂量治疗黏膜愈合率较低、治疗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夜间症状控制不佳等问题。相比于PPI,新型抑酸药 P-CAB具有起效迅速、抑酸作用强且持久、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三款P-CAB药物,包括日本武田的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山东罗欣药业的替伐拉生片和江苏柯菲平的盐酸凯普拉生片,其中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和替戈拉生片已进入2022年国家乙类医保目录。
上海医药的X842同样是新一代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口服药物,公司于2021年10月与贵州生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江苏太瑞生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获得了X842项目原料药及制剂在中国区域的独家委托生产和所有适应症的工业销售权。


全部评论


机会情报
- 端侧AI潜力释放的“破局者”:散热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
- 国常会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 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
- 行业会议将召开,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
- 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产业链全线受益!
- 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
- 7月A股普遍上涨,8月机会在哪里?历史行情显示这些板块或成热点
- 重磅突发!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隐患曝光,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多家企业强势布局!